English 服务热线: 400-610-7333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09-08-17 16:28  作者或来源:unknow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在中华大地近几年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中,称得上是一支生力军和领头羊,具有投资少,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为我国政府系统“精兵简政”,实现“三转变”、“两提高”(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作为一名参建多年的老兵,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和前景之美好,同时更关心他的发展。在此,从开拓者和应用者的视角,谈谈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不妥之处请指正。

  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用五句话,四十个字来概括,即纵横成网、架构合理;电子政府、雏形已具;育有队伍、拥有数据;业内认同、应用有序;先行一步、优势无比。

  ——纵横成网、架构合理。政务信息化的应用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设之初,我们都在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结合省、市、区情,按照国办提出的规划和年度技术指导书,紧紧贴近需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单机到网络,递进发展,并已形成了一个“三网一库”的科学架构。“三网一库”是依据业务流、使用权限、安全保密等要求划定的,是未来中国电子政府的基本框架,其内涵是:

 ()内网,又称办公业务网。它是指政府机关内部涵盖所属单位(处、室等)在内的办公自动化网络。主要围绕政府机关内部办公业务,为政府领导和各部门开展网上办公服务,以实际办公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办公应用软件,规范办公流程,提高办公效率,为政府部门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持。为保密起见,办公业务网要求在物理上与外网(因特网)隔离。在该网上可以运用数字加密、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公文无纸化传输等项应用。

  (二)专网,又称办公业务资源网。它是指以内网为基础,把政府各部门及上下级政府之间以INTRANET方式相互联接,为领导决策和政府工作提供内部信息资源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办公业务资源网是一个逻辑的概念,它也要求物理上与外网(因特网)隔离。在该网上可以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文库,及时以内部网站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三)外网,又称政府公众信息网。它是指以因特网为依托,为推行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并为政府决策获取外部信息资源的自动化网络。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它获取大量的决策信息和参考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向全社会发布公共信息,推动政务公开、职能转变、网上互动、增加透明,并为树立政府“公开、廉政、高效”的良好形象提供更加快速、方便的服务。

  (四)一库,又称电子信息资源库。它是指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是一个有统一标准的数据集合。也就是说通过“共建”方式把政务信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加工后,可以在政府系统内按照保密要求实现共享的电子数据,可提供给有权限的用户检索、查询、使用。

  ——电子政府、雏形已具。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组建的“三网一库”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物理上有区分,但在数据的交换上,通过一些技术和制度手段是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摆渡”的。三网不是分割的板块;一库也不是信息孤岛。不仅如此,各级政府机关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通过“三网一库”,使物理的政府“升华”成了一个虚拟的电子政府体系,使办公效率提高、交换加快、决策走向科学、政令更加畅通。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从历史的沿革看,其基础来自各级政府的0A(办公自动化)建设。追溯其源,应是一九九二年国办发2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的下发,正式启动并从宏观上规范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蓝图。经过广大公务员和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结合各级政府、部门的应用,不断探索、总结、前进,走出了一条“三网一库”的成功之路,形成了内网处理业务,专网传输文件,外网与公众互动,公共数据逐项公开的电子政府的雏形,各地区、各部门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千秋,前景喜人。如网上报税,天津去年就实现了15.2亿元;省、市长信箱架起了领导与百姓间电子互动桥梁;网上采购,实现了集团物资采购的网上办理;网上审批使营业执照、驾照、规划、投资、报关、科研项目等的部分或全部审批得以实现;网上法规,将地方性法规、政府职能部门的规章上网提供给公众查询;网上办公指南,将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程序,相关规定公布于众。随着应用的拓展,一个与WT0接轨的公开、公正、透明的电子化政府初具规模。

  ——育有队伍、拥有数据。记得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民兵工作时,曾提出了“三落实”的论点,即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军事落实。他揭示出抓好任何一项系统工程的规律性,即要从抓机构、人员、业务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做起,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也概莫能外。可喜的是,经过近十年的耕耘,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已引起政府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注,特别是在政府系统机构改革以来,副省级以上的机关,都确定有一个处级单位主抓这项工作,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编制(有行政的,也有事业的),并且人员的结构也日趋合理,突出的特点是,人员知识结构的“两栖”化,即这些同志既懂得机关行政管理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现已成为政府机关办公不可或缺的部门和力量。中国政务信息化队伍还有自身的特色,他不是一个封闭的群体,而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业内定期交流、宏观有规划、微观有目标、联合作战、数据共享等特色的,有战斗力的兵团。其保证措施是,国务院办公厅对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每五年一规划,每年度下发技术指导或任务书,定期召开全国性专业会议,有自己的技术咨询机构和专家,有自己的理论、实践交流宣传阵地一一“信息化建设”杂志(国家一级刊物),以上都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不可比拟的。不仅如此,这个系统自建设之初,就强调重视对业务数据的积累,已形成了大量权威性数据库,如各级政府部门的文献库、法规库、资料库、政务信息库、地理信息库、统计资料库、地方史志库等等,而且还拥有大量可公开的公共数据。

  ——业内认可、应用有序。由于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走了一条贴近需求、便捷实用的务实之路,使广大公务员尝到甜头,既解放了生产力,又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辅助领导决策的水平,同时还使个人素质上了一个档次,从而调动了机关干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随着应用和技能培训力度的加大,普及率很高,大都度过了“读、写”关(能上机阅读文件,检索资料;能掌握一种汉字录入技能,在机上写文章,作批示,简单排版)。

  近年来,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正瞄准无纸化办公和电子政府的目标有序地发展,已迈出了以下几步。一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的建设。各地均已建成以小型机或多个高档服务器为依托的中心机房,网络四通八达,出口畅通,带宽有余;二是已拥有大批自主产权的大型网络版办公应用软件,其中不乏有优秀之作。2001年国办秘书局和科技部联合进行了检测,评出了25个可推广的产品;三是大型、全国性应用项目进展迅速。如以国务院办公厅为龙头的,全国政府部门的公文传输系统、简报系统、值班系统、信息系统均已启动并正常运行且发挥了作用;四是政府部门网站遍及全国,为宣传自己、走向世界,与民互动、服务社会打下基础——先行一步、优势无比。中国政务信息化系统,相对于其它领域的信息化系统而言,启动较早,有连续性,应用扎实,系统可靠,安全性高,已成气候,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由于政府部门上下左右间的可干预性、协调性、互动性以及对于其他信息系统数据索取的高权限性,使得他的发展壮大具有很强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务信息化系统还创建了自己的宣传阵地一一《信息化建设》杂志,在国办的领导下,充分利用这一舆论工具从理论上、实践上指导全系统的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可喜的业绩,但与自身及社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研究和提出应对措施。

  (一)有规划,但未列入大盘。多年来,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从国务院办公厅到地方政府及中央各部门,都曾拿出过规划或设想,都在年复一年的苦心经营,但投入不够。原因是长期以来只注重利用自筹资金,量力而行,未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地方计划的大盘子中,致使资金不足、力度不够、举步艰难。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作为承办部门,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应用系统的文章,要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同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宣传这项事业,取得领导和计划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建设目标应向国家和地方信息化总体规划靠拢,争取及早纳入大盘之中。

  (二)领导重视,但口头多于行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级领导对政务信息化的认识逐步提高,观念的变化也很大,文件、讲话中政务信息化出现的频次见多,阐述渐深,但被列入要务的少,常处于“锦上添花”之举。特别是领导同志亲自抓,并身体力行去应用的不多。政务信息化是个新生事物,更是一场工作方式的变革。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个“一把手”工程,大凡部门主要领导信息化意识强,亲自过问抓规划、抓资金、抓应用的都会有建树。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领导的重视与否。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百事俱兴的时代,领导同志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要解决,要想使政务信息化纳入他的视线,要靠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精心、周密地策划和做出高水平的应用,使领导动心、动情、动手。

  (三)立法出现真空。政务信息化随着应用的深入,数字化比例会逐渐加大。但由于对数字化文件、法规、规章等的权威性无法律依据,故不得已常常实行“双轨制”运作,(既有数字的,又要印纸制的),这必然对深入应用不利。

  建议应从中央到地方根据需求,分级、分业务范围地做好立法准备和启动工作,制定发布相应的规章、条例、法规,为数字文档保驾护航,在这方面,美、日、新加坡等国政府已有先例可鉴。

  (四)标准化程度低。信息化的前题是标准化,标准化程度低将严重影响数据的共享、传输及网上办公的运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组建的硬、软、网络平台已形成了多代、多机型、多厂家的参差不齐的非标状态,数据格式不一,影响了大流通和效绩的发挥。

  解决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行政干预。系统内部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的数据和应用技术标准,强制执行,外部一律与国际标准接轨。此举早动早受益,晚动则被动;一条是技术化解,研制异构数据库共享和技术软转换。

  (五)安全认证摆上日程。安全认证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其内容包括认证、身份识别、数字签名、加密等。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政务信息系统中,对认证的呼声越来越高,个别地区和部门已做了尝试。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政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全国性的紧密联合体,这决定了认证不是一个本地化或部门化的事情,运行中将会出现交叉认证的需求。

  所以建议国务院办公厅应及早带头抓此项工作,建立全国政府系统认证的根目录,这样才有利于地方和部门子认证系统的顺利开展,不然会出现推翻重建的危险。

  (六)应用软件和平台不统一。从政务信息化发展史看,它是一个自发的,由下向上,由单机到网络的成长过程,所以造成了应用软件和平台多样化的局面。建设初期,它曾为本地区、本部门政务信息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发展到目前跨地区跨部门广域互联互通的阶段,就无法适应了。

  解决的方法可是:龙头单位研究需求,抓好规划,上下结合,集思广益共同研制统一的高水平的平台软件和办公应用软件,集中资金,协同建设,统一配置,强化培训,限期启动。如去年国办秘书局抓的简报系统、无纸化公文传输系统等,效果很好,带动了整体的应用,有利地消除了系统各节点发展不同步、欠平均的问题。

  (七)应用缺少重头戏。最近很多专家都纷纷发表演讲和文章,在一个问题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众所周知,电子平台是手段、是形式,政务才是实质是内容,两者是互为依托的辨证关系。应用是硬道理,没有业务应用,再好的平台也会哑然失色,成了花架子工程,同时也是短命的。

  如何让重戏登场,使主要政务在电子平台上运行,经验有四:一是应用要紧贴业务,要先选那些易于替代的,慎选双轨并行的;二是开发的应用软件必须是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三是强化培训,限期“断奶”。通过培训可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这是“长治久安”的关键,是普及应用的保障;四是转变领导和公务员的行政观念,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进而变革政府部门的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这点是最难的,但也是最能制胜的一着。

  (八)定密不准,加密滞后。政务信息系统由于应用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数据到应用很多环节都有涉密问题。目前的现状是,划密简单化、核密扩大化,动不动就以单位的级别为依据多数都划入核密级,限制了使用。

  另外由于外部网络环境变化、升级过快,通讯方式趋于多样化,要求加密机的自适应能力和技术指标多样化,而目前加密机的研制、生产周期过长,价格高,不能与政务信息化发展同步,出现了等加密设施则要放慢发展,不等则有泄密的矛盾。

  解决的办法是要科学划密,加快加密设备的研制生产,结合国情改进涉密网的管理。

  (九)安全隐患多。政务信息系统运行的内容大都关联着行政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他的权威性、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公正性、不可否认性等,所以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很多涉足政务信息系统管理界人士,都感到系统越大,数据越多,应用越广,越如履薄冰。究其原因,是当前一黑(黑客)、一毒(病毒)猖獗,而我们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管理和防范意识薄弱,险象环生。

  面对此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要加强防范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和技术措施,要适度投入,特别要加强在网络病毒的防范投入;二是加强技术措施。如防火墙在三层结构中不都买同一厂家的,尽量用国产化的,增设网络漏洞自动扫描软件;三要建立防灾体系,注意数据的拷贝等。

  (十)体制不顺、主体错位。当前国内政务信息化的“业主”不统一,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厅(室);二是计委系统的信息中心:三是信息化产业厅(局)。由于这三者纵向不是一个领导体系,工作开展起来很不顺。既然政务信息的关键是政务,电子政府的核心是政府,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组织和应用的主体就非政府办公厅(室)莫属。而后两者虽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但在分工上确无向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索要政务信息数据的职权,故无法实现对政府决策层的服务以及对社会、经济信息数据的汇总、加工,极大地限制了系统功能的发挥,致使事倍功半。

  解决的办法是请国务院办公厅对此做一个明确规定,尽快理顺关系,以利开展工作。

  中国政务必走信息化之路,这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不管有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前途是光明的。

服务热线:400-610-7333 | 邮箱:service@gpos.cn | 电话:8610-82564561/71 | 传真:8610-82564561-8025 | 京ICP备18017976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02号 Copyright © 2005-2024 Beijing Golden Point Outsourcing Servi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金支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