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中办发〔2006〕11号)和《2006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赣府厅发〔2006〕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今明两年我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如下。
一、强化电子政务应用
1、推进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建设。规划建设“五大中心”即政务数据中心,数据交换中心、网上服务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2006年重点建设政务数据中心,解决政府门户网站、县级政务网站以及部门子网站等数据和资料的备份,建成全市企业基础信息、宏观经济、政府文件数据库。(责任单位:市信息中心)
2、抓好网上办公系统的延伸和功能完善。加快以网上办公系统为标志的全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建设,通过采用电子印章、二维条码、数字水印和数字墨水等应用技术,实现全市公文无纸化传输和网络协同办公,提高行政机关的办公效率。(责任单位:市政府办)
3、建设网上市长专线。将市长专线由电话接入扩展到网上处理,采用全数字化的公众来电、短信、电子邮件的统一受理、统一处理、部门联动的运行模式,实现市长专线工作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责任单位:市政府办)
4、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借助人防应急指挥系统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我市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人防办、市信息中心)
5、建设全市高级人才信息库系统。完成市级高级人才信息综合库和专业库建设,开发符合我市市情的高级人才信息库软件,其中包含人才信息综合库管理系统、人才宏观管理分析系统、PDA人才信息查询系统、国有企业高级经营人才管理系统、非公有企业高级经营人才管理系统、高级专业人才管理系统、高技能人才管理系统、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管理系统、市外赣籍高层次人才管理系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农业局)
6、加快全市审计信息系统建设。配合省审计厅完成金审一期工程建设。在全市开展“1拖N”模式审计管理系统建设,全市所属县级审计局至少50%以上部署完成审计管理系统,推动审计机关门户网站建设,提高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水平。(责任单位:市审计局)
7、建成全市价格监督检查信息网。完成全省三级价格监督检查系统专用网络建设,建成抚州市价格监督检查门户网站,实现网上宣传、投诉、咨询、查询、调查、监督等功能,建立“12358”价格举报平台及语音价格举报系统,开展网上价格举报工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8、加快全市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建设。配合省林业厅从2007年开始,初步规划、逐步建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主干网和通过互联网设置VPN连接站(所)四级联网的林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在提供省林业门户网站内容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市级林业部门子网站和相关专业数据库,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9、建设全市政务信息网通讯线路备份。根据省信息中心制定的全省政务信息网备份线路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设市政务信息网通讯线路备份及关键设备冗余和容灾系统,争取今年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信息中心)
10、加快市政务信息网横向联网工程步伐。配合市投资公司完成行政中心的网络综合布线;实现100%的市直单位接入市级政务信息网;重点推进县(区)横向联网工作,到明年年底,县(区)90%的直属单位联入同级政务信息网。(责任单位:市信息中心和各县(区)信息中心)
二、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11、推进“信用抚州”系统建设。整合工商、税务、质监、银行等职能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重点建设全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信息交换平台、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数据库、“信用抚州”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查询系统、企业信用评级系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12、启动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平台建设。把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单位审批业务的受理、办理、结果发布的过程,通过网络技术在网上实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提高政府的行政审批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增加执政的透明度。(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
13、实现政府网站为民办事工程。重点完善780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办事服务能力,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办事依据、办理条件、办事流程、办理时限、责任部门、联系方式、监督电话等,提供办事表格下载。所有室局根据本部门业务特点开通网上查询和在线咨询,逐步开展网上办事。(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14、建设GPS应用平台。建设全市交通运输安全GPS统一平台,在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上逐步安装GPS终端或行车记录仪。(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15、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全市进入实施2007年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在2006年底完成门户网站建设,其他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立学校网页。开展教育系统网站评比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6、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确保公共卫生信息畅通。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和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系统,在试点县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试点,实现卫生统计年报数据网上传输和自动汇总。进一步完善市卫生局网站,增加为民健康服务专题,为群众提供直接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17、推进金质工程建设。分二期完成11个县级局的网络联接工程。2006年11月底完成临川区分局、南城县局、广昌县局、宜黄县局第一期网络联接工程。2007年11月底完成金溪、黎川、崇仁、东乡、乐安、资溪、南丰县局第二期的网络联接工程。推进特种设备完全监察检验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建设。建成并完善市县两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管理系统;建成和运行好全市质监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二期);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要在2006年年底前完成新系统升级和改造。完善全市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加强12365举报投诉热线受理工作。(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18、加快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基础网络建设和联网工程。2006年底全面完成市局、县(区)分局、基础分局(所)三级联网工程。大力推广使用工商业务软件,力争所有业务模块都能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完善数据库建设,2006年底完成全部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据录入工作。完善抚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网站的功能和服务,并维护好网站的正常运行。(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19、建设信访信息系统。按照省信访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建设市信访数据中心,建立市级信访数据库,基本建成全市信访联网体系,实现80%以上的县(区)信访局、市信访局与省信访局联网。(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20、加快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及社区信息化工程建设。启动全市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21、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按照省广电局统一部署,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搭建以数字电视技术为基础的公共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多套数的数字电视节目和大量广播节目。(责任单位:市广电局)
22、充分发挥号码百事通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号码百事通行业首查、查询转接、信息发布、通信助理四大产品功能,编发“衣食住行乐”抚州消费指南,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信息服务,帮助全市各类企业低成本获取商业机会。(责任单位:市电信分公司)
三、发展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
23、抓好电子商务及其示范工程。启动抚州市工业及产品推介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建设,重点抓好本市区内工业及工业产品的推介及服务工作,同时配合做好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的验收评估工作,积极参加第三届全省企业网站大赛。(责任单位:市经贸委)
24、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支柱行业及传统行业,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示范、培训企业领导者和技术人员以及为企业提供技术中介服务等方式,引导、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产品快速制造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25、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商务领航”服务年活动。2006年底完成全市300个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培训,使全市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网站建设普及率达到8%,个体工商户互联网普及率达20%、网站建设普及率达5%。做好“千家万户”信息化扶持工作,以商务领航IOA产品+网络安全、网络传真等为切入点,加快在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的推广,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责任单位:市电信分公司)
四、建设信息化新农村
26、加快推进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整合涉农信息源,探索“三农”信息服务新模式,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村村通电视”,形成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信息入户,积极开展创建“信息化新农村示范行政村”和“信息化新农村示范乡镇”活动。(责任单位:市委农工部)
27、继续推进电话村村通工程。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推进电话向自然村延伸。重点完成全市17064个自然村100%实现通电话,实现农村电话普及率比2005年提升2.86个百分点,全市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9.94%。进一步扩大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实现行政村移动通信覆盖率达90%以上。(责任单位:市电信分公司、市移动分公司)
28、推进“千村万户上宽带”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宽带网络覆盖面,加快农村宽带信息的整合应用。力争年底乡镇政府全部接入宽带,宽带人口普及率提高0.11%,宽带每百户提高0.43部;加快信息汇聚和应用,完成所有乡镇子网站的建设和信息充实、网页美化工作。加快“金农工程”建设,推进政务、农业信息、医疗、教育、卫生、公安、气象、邮政、金融、税务、工商等网络向示范乡镇延伸。开展“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将信息服务站点作为“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切入口,加快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2006年年底前完成9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的建设。(责任单位:市电信分公司、市移动分公司)
29、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巩固完善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基础上,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0%,全市有线电视实现数字整体转换,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30万户以上。采用有线联网、无线覆盖和卫星接收等多种技术手段,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村村通”广播电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在农村的覆盖率、入户率,确保广播电视长期通、正常通、户户通。(责任单位:市广电局)
五、加强领导与组织管理
30、建立推进信息化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将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健全工作机构,落实责任制。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对各地各部门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抓紧出台《抚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为“科学、公正、客观、实用”地评估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效果提供参照标准。(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发改委)
31、强化信息安全工作。建立信息网络安全通报制度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大力推动基础信息平台网络融合,通过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建设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增强我市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32、加强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强化资源整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综合利用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打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界线,实现信息共享,重点整合农口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责任单位:市委农工部、市发改委)
33、健全和规范电子政务标准体系。配合省发改委制定政务网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命名规则,规范政府网站基本栏目、内容格式、虚拟主机管理和评估指标体系。规范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立项、审批等建设程序,规范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评估、测试、验收技术标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34、开展信息化人才培训。建立公务员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公务员进行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与交流,将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备案,作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和任职、定职、定级、申报任职资格、聘任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强化人才保障。开展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信息利用能力。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积极开展各类培训讲座,增强全社会信息化意识,形成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