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目标
按照我市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构建起数字襄樊的基本框架,力争使信息化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的要求,具体目标是:
——力争2010年实现电子信息产品产值102亿元,年均增长32.5%;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8.5%。
——宽带骨干网人口覆盖率在市区达到100%,郊区大于90%,县区大于50%;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总体达到10%以上;新增电信光缆3000皮公里,总长度达到8000皮公里。
——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8%;新建广电光纤网约1000皮公里,实现全部乡镇和部分村联网,市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通1个频点数字电视无线广播节目和10—15套数字广播节目;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整体转换,节目容量达到400—500套,付费电视节目达到80—100套;城区实现光纤到楼。
——计算机的普及率达到每百户15台;固定电话用户170万,普及率达到29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0万户,普及率达到33 %;互联网网民 50万人,比例达到10
%以上。
——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基本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
——初步建立电子商务体系,70%以上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
——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
——初步建成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软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统一规划,建设覆盖全市的宽带城域网络
建设市级网络交换中心,增加各网络互联的带宽,提高业务量交换的能力,使城域网络传输能力不小于30G,交换能力不小于300G。
2、大力发展宽带接入网和互联网建设
将宽带接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接入网建设坚持以光纤接入为主,无线接入为辅的原则,逐步实现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综合化;继续推进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延伸到边远山区,到“十一五”末实现互联网进村工程。
3、继续建设和完善公用信息平台
建成扩展到襄城区、樊城区、襄阳区、高新区和三县三市的平台汇聚节点,建成覆盖全市的网络互联、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促进各种公用、专用网络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依托公用信息平台,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保社区、科技教育、空间信息系统等工程建设。
4、加强电信网络建设
十一五末期使全市通信光缆总长度达到8000皮公里,逐步实现各电信运营公司智能网业务间的互联互通。适时引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组建全市移动通信网,建设基于CDMA1X2000的3G移动通信网,构建3G移动交换机1台,容量30万门,建设能够提供3G服务的移动电话基站300个,覆盖襄樊地区总人口的85%。扩容目前的CDMA网络。新建CDMA基站150个,将现有的CDMA网络覆盖范围扩大50%。
5、加强广播电视网建设
建成全市统一的双向、数字化HFC有线电视网,采用同缆传输技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同步传输;广播电视传输网广泛采用数字设备和技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质量,购置一台机动数字化电视转播车,两台机动数字化广播转播车,对现有6信道电视转播车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努力办好襄樊人民广播电台、襄樊电视台和襄樊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的网站,在互联网上全方位实现与电视、广播节目的互动,利用襄樊广电宽带网,大力发展VOD(视频点播),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视频应用;新建1000皮公里光纤线路,实现全部乡镇和部分村联网,对现有网络进行扩容,市区SDH网全部升级到2.5G,宽带IP骨干网升级到10G;对现有广播电视制作播出系统进行改造,加大对数字节目制作和数字播出系统设备的投入,到2008年实现我市市区内广播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把广播电视网建设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1、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政府管理和决策的职责需求,理顺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政府为履行其职责得到必需的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着力改变电子政务建设中“纵强横弱”现象,逐步消除信息孤岛;为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服务效率和廉政建设水平,向社会公开可以并应该公开的信息。
2、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开发科技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社会公益性信息资源。建设以公用信息平台为枢纽的公用信息资源网络。将全市的旅游、娱乐、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源和各个公用信息站点联网运行,并在公共场所建立信息查询的网点,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检索服务,发布公共信息,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3、加强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快企业和消费者信用记录信息库建设,提高信息内容和服务的质量;鼓励各类需求信息的开发,提供商品化的供求信息;促进企业建设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的网络化业务环境。
4、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结合建设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教育、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社会保障等数据库。在统一规划下,相关部门协同共建公用信息资源服务网,面向全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5、重视传统介质存储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以数字图书馆和档案馆工程为突破口,将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献和音像资料数字化,并建立可联网检索使用的数据库。推进宣传、文化、档案等领域的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建设,包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要文献、历史年鉴、文化知识、文学、戏剧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6、对全市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一套全市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框架模型
根据政务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对信息资源模型的优化,建立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上的合理分工。成立襄樊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加强对全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交换、共享和分发等工作,协调好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为各类用户提供综合性信息资源服务。
(三)、推进电子政务
1、继续建设和完善“中国襄樊”门户网站
加强内容建设,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交互式业务。到2010年底,本市各机关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对公众服务等政务工作开始在网上进行,为公众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2、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重点抓好电子政务两网(内网和外网)建设。十一五期间,所有的党政机关都要连接到电子政务平台上来。
3、建设四个基础数据库
即: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同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各政务部门根据本部门业务系统的需要,建立相应的部门数据库。
4、建设政务业务系统
积极推进“十二金工程”,使其能够提供全市电子政务系统所需的宏观数据。整合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使其集中到电子政务平台上来。
重点建设一批综合业务系统:一是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应急指挥辅助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高效的反应和应急指挥。三是公文流转系统,规范政务处理流程。四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政务部门各项工作的透明化管理。五是政府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六是政府网上招标采购系统。七是政务多媒体应用系统。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
1、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到2010年,市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的覆盖率为100%;建立企业网站,向社会公众推介自己的企业、产品,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上交易市场;其他工业企业实现财务系统应用率达90%以上,营销管理(CRM或SCM)的应用率达到70%,比较完善的MIS/MRPII/ERP系统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立企业网站的比率达到85%,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根据中小企业基础薄、资金少、人才缺的特点和对信息化的需求,依托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化综合平台,并在开展商企宽带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能涵盖所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一站式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宜、免维护、安全的服务。
2、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推进东风公司、卷烟厂等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软启动、纺织以及商贸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行业内有序竞争与合作;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扩大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的应用规模。
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体系:加快襄樊征信系统和信用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以襄樊信用网为基础建立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和交换;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成立襄樊市CA认证中心,并规范密钥、证书、认证机构的管理,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服务;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利用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仓储、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逐步制定和完善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规章,扶持建立襄樊企业产品数据库,建设若干重点商品交易信息网络,提高襄樊市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和公民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
(五)、推进领域和行业信息化
1、公共安全信息化
建成现代化的公安综合信息网络,配合“金盾”工程,基本建成连接市-县-所三级公安机关的综合信息通信网络,并实现三级骨干通信网由2M到10M的升级;在2006年底前,对原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为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提供信息支持;完成襄樊市现有的机动车/驾驶员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并进一步扩大联网应用范围;完成以各类、各级应用系统及其数据库为基础的襄樊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提供跨地区、跨部门、跨警种的信息服务;进一步优化指挥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公安、消防、交警
“三台合一”的指挥中心,合理共享资源;建设各级指挥中心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帮助各级指挥员及时了解事件现场的各种态势,提高指挥的直观性和事后的可再现性;建设各级指挥中心调度通信系统和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各级指挥员依靠语音通信设施指挥调度的效率和与现场建立应急通信的能力;建设各级指挥中心计算机辅助指挥和决策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帮助各级指挥员快速确立和实施各种指挥预案,提高指挥中心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各级指挥中心的社会联动功能,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110联动机制;开展全市网络化协同指挥应用系统的建设,实施以网络为核心,各级指挥中心互相联动的网络化指挥应用系统,并通过与其他公安应用系统,如人口信息、犯罪信息、出入境信息、交通管理信息、指纹与人像信息等系统的应用集成,实现全市范围公安指挥工作的网上协同;实现公安机关各警种主要业务信息共享和公安工作的信息化,逐步实现与其他政法部门(检、法、司)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互动,为公安及时发现、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逐步形成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适应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2、交通物流信息化
推进交通互联传输网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交通的VPN虚拟网络,构成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通道,实现多网业务互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星地一体化,建成卫星定位地面站和覆盖全市交通的数字网;推进交通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全面启动业务应用系统工程,建成一批实用数据库和行业信息系统;推进交通综合运输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运输资源,围绕公路客货运输建设基础数据库群:交通运输数据库、公路路况数据库、车辆数据库、船舶数据库;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推动GPS/GPRS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以现有物流网为基础,逐步建成不同层次的、函盖全市工业、商业企业与产品的数据库,实现供求、价格、运输、仓储、资金结算的网络化和智能化;重点抓好骨干应用系统工程建设,即交通政务信息系统、客运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费收征管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运政管理系统工程、视频会议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公交IC卡收费系统,把年刷卡能力从目前的14万张提高到30万张。
3、城市建设与管理信息化
到2007年,市建委、规划局、园林局、城管局、房管局和40%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建成内部局域网;到2010年,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公自动化,并重点建设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房地产市场监管及预警预报系统、城市管理GPS系统、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城建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完善“襄樊建设信息网”,把“襄樊建设信息网”建成对外发布公众信息的权威网站,形成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一条龙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建设信息服务;加快建立城市规划、工程招投标、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地产、安全生产、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行业的监管系统和信用体系;完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大力推进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建立房地产交易信息中心,加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的开发;在城市公用事业如供水、燃气、供热行业推广使用IC卡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调度、监控系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数据加工处理能力。
4、教育信息化
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教育城域网,2006年底前使60%乡镇以上的中小学和7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及所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接入该网;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90%以上有独立建制的学校通过襄樊教育信息网实现与湖北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Internet网互联;加强校园网建设,到2010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全市乡镇中心学校以上的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功能齐全的局域网或校园网,实现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陆、信息查询等服务,并使校园网进入教室和教师、学生家庭;搞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2006年前,完成所有高中、城镇初中、城镇小学卫星收视点的建设,同时积极争取政策,使农村初中及城镇中小学都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进一步在有条件的学校加大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到2010年,高中和职业中学最低生机比例达到15:1,初中和小学最低生机比达到20:1,重点高中和城市60%的初中、小学达到最佳生机比为高中6:1、初中9:1、小学15:1;建立全市中考招生、学籍管理、高考查询等应用系统;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5、文化信息化
对襄樊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建成覆盖全市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显著提高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采购比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各级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为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与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数字电视技术相结合,将数字文化资源传播到各基层网点;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在网吧安装监控系统。
6、劳动保障信息化
依据“金保”工程建设要求,在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上,搭建襄樊市劳动保障系统网络,并以此为依托,重构和优化劳动保障业务处理模式,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体系、严密的基金监督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重点建设用于支持本地业务经办的生产区数据库、支持各类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交换区数据库和支持本地宏观决策的决策区数据库;建成连接市辖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社保经办机构、就业管理机构、各乡镇街道社区业务网点和相关单位的市域网,并上联省和中央网络中心,形成安全可靠的中央—省—市三级网络系统;建成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实现劳动保障业务经办的全程信息化,实现市内跨县(市)、区,省内跨地市以及跨省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就业服务、异地就医、异地离退休人员业务经办和管理服务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业务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各类劳动保障统计类信息的“网络扫描”,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非现场监督,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服务,实现与相关部门的横向信息交换,实现社会保险业务与劳动力市场业务的协同管理,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在内的多层次的宏观决策支持和基金监督模式。
7、医疗卫生信息化
建立襄樊卫生信息网,使其成为功能完备,覆盖全市卫生领域各部门的应用网络;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国家卫生信息网和政府电子政务网,完善急救、预防和保健机构的网络功能;重点做好公共卫生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和卫生监督信息网络的建设,开展医学教育、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卫生专业文献检索等应用网络平台的建设,并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全市公共卫生资源数据库,如人体生物资源、健康与疾病、预防服务、妇幼保健等数据库,通过襄樊卫生信息网,向社会和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加强医疗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三级以上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二级医院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向临床信息系统过渡;加快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在示范区逐步实现网络转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
8、国土资源环境信息化
在土地、地质矿产和地质环境等领域建设和完善一批数据库,使数字化信息积累取得明显进展。在土地方面,全面完成全市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库、1:10000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包括预备项目、备选项目等)数据库、新增耕地储备数据库的建设;完成全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城镇基准地价数据库、土地市场数据库、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及国土资源监察数据库等的建库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在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方面,建成地质工作程序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完成市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并启动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工作;继续完善矿业权管理数据库、矿产资源储备登记统计数据库;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建设我市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
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系统建设,基本实现用地审批、探矿权登记审批、采矿权登记审批、国土资源规划、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管理等多项业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开发已有的土地、地矿等信息资源,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
9、农业信息化
用1到3年时间,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大多数乡(镇)以及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产销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有效联合各方力量,将全市绝大多数涉农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到农业110服务平台,建设一个机制灵活、反应快捷、信息共享、覆盖全市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到“十一五”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动植物病虫预测和预警系统,开发出覆盖小麦、油菜、水果、蔬菜等优势作物的专家咨询系统,减少决策失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且示范推广率达到40%;2007年前,完成农业系统政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办公、服务、管理网络化,创新行政管理新模式,为构架我市精准农业打基础。
10、气象信息化
进一步完善立体气象探测网,增建8个4要素加密自动气象站和87个加密自动雨量站,并实现数据组网传输,从而加强对“砣子雨”、大风、雷电等局地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能力;筹建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农作物长势、产量预测、干旱监测、森林火险监测和天气预报提供直观服务信息;建设襄樊市气象防灾减灾监测网以及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通信网络系统和作业指挥系统,进一步增强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综合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监测预警能力。
11、旅游信息化
实施“金旅工程”,推进DM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以建立和推广DMS为切入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建立襄樊旅游资源数据库和旅游信息网站,加快构建覆盖全市旅游主管部门、景点、旅行社和宾馆等相关单位的综合信息网络,并与国家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网,初步建成襄樊旅游目的地总平台;建立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旅游信息调查制度和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在市级重点旅游地区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并尝试将旅游目的地触摸式多媒体旅游查询信息系统装备于全市各大宾馆、旅行社、主要停车场、旅游景区(点)、长途汽车站和游客信息中心,为游客提供丰富信息;借助该系统,游客可任意查询所需信息,同时为旅游管理部门开展对外宣传、交流等活动提供新型的旅游信息产品。
12、财政管理信息化
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立覆盖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网络系统,纵向上重点建设市级财政连接县级财政的三级骨干网,并逐步把网络延伸到财政收支规模较大的乡镇;横向上实现各级财政部门与同级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税务和海关等部门的连接,为财政业务系统应用提供支撑。加强对各级财政部门业务软件的驳接和整合,逐步确定我市财政系统中应用软件的主干系统;根据财政管理改革需要,引进或开发财政运行发展系统和财政收支预测分析系统,为财政调控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协助“e财”部门预算系统的推广应用,开发财政经济分析决策系统,并逐步完善襄樊财政网站。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实现全系统的应用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的统一管理,重点建设以认证中心、数据加密、数据异地备份与恢复为核心的应用安全平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为“金财工程”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13、人事管理信息化
围绕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大力推进全市组织人事、编制系统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人事编制业务的管理水平,为襄樊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到“十一五”末,争取完成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整合人事、组织和编制系统信息资源。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利用这一信息资源,全方位地进行各类人员的动态分析和统计工作,为襄樊市经济建设、人才队伍结构的调整和人事政策的制定提供保证和依据。
14、水利信息化
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通信系统建设,建立一个集语音、数据和图像于一体的,连接省-市-县防汛指挥部门的宽带信息传输网;增加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保障危急情况下通信畅通;加强防汛抗旱预防监测网络建设,实现该网与气象信息系统的对接;在全市大型水库、主要河流建立监测点,加强实时信息采集能力;建立全市水文和旱情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提高洪水预报和险情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
15、环保信息化
加快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的建设速度,从而加强对全市重点污染源、重点流域、市区空气、噪音的在线监测。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网终端的建设密度和范围,在全市新增40—60个监测点,其中在市区重要区域设立6-12个噪音监测点。结合排污收费系统、城市12369环境污染投诉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通讯系统(GPRS),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控指挥系统和监控指挥中心建设,为我市有效的控制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16、统计信息化
在“十五”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襄樊市统计信息主干网络系统进行“提速”和延伸,重点建设襄樊市统计数据中心,加大对软件的应用开发力度,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统一规范的统计工作信息化平台。建立以统计数据库为核心的襄樊市统计信息应用系统,基本实现统计业务全过程的网络化和统计政务管理的电子化。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17、民政信息化
加快实施“数字民政”和以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便民工程。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市民政工作信息数据库,规范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婚姻登记管理系统等民政业务软件的管理与运用。
(六)、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1、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
首要发展经纪业(商业经济与代理、证券经济与教育、房地产经济与代理、文化艺术与代理、技术推广与交流)、信息提供业(咨询、广告、出版业)、咨询业(公证业、律师事务所)、信息处理业(计算机服务、数据处理业、数据库服务)、电信服务业,积极培育公共信息服务业(图书馆业、群众文化业)和社会调查业。到十一五末期,使信息服务业年产值达到40亿元。
2、积极培育软件和系统集成业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我市软件企业发展,到十一五末使软件产品产值达到 1亿元;扶持信息系统集成公司发展,到2010年,使我市从事系统集成具有国家三级资质的企业达到2家,具有四级资质的3家,把全市规模以上的集成企业全部纳入规范管理,使信息系统集成业总收入达到11亿元。
3、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力电子、电子节能产品和基础原材料元器件,力争到2010年实现电子信息产品产值10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5%,实现利税15.8亿元,出口创汇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的10%。打造1—2个国家级名牌产品;打造国家级电机软启动与变频调速生产基地;结合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项目和襄樊市汽车产业优势,建立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关键传感器、关键元器件和电子控制部件,与湖北省汽车电子产业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