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务热线: 400-610-7333

天津、北京、浙江、上海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政务应用考察报告 2006-07-28 09:00  作者或来源:unknow

2006517日至52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张佰成副主任带队,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公安厅、工商局、测绘局、经济信息中心及信息办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先后对天津市、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等四省市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地区电子政务应用进行了考察学习。这些地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必将对我区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起到积极的、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四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1、天津市

  天津市于20059月承担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原型试点工程。试点工程依托天津市政务专网,构建了由两层三个目录中心(天津市目录中心、塘沽区目录中心、武清区目录中心),七个政务部门(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信息中心、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科委、天津市法制办、天津市人大)组成的天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整体框架,

  天津市通过原型试点,主要取得了四个成果:

  第一,建成一个市级目录中心,两个区级目录中心,五个以上政务部门参与的目录服务体系原型示范工程。实现了目录生成、发布、查询、定位和发现流程。模拟了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注册与管理中心,实现了目录中心发现与访问流程。

  第二,提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有关的运营、维护、服务等管理办法。

  第三,总结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的模式,为全国各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第四,开发或改造出用于编目、注册、存储、发布的一系列工具软件,形成一系列标准库表。

  2、北京市

  北京市于20063月承担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试点工作。北京市目录体系主要由市、区两级目录体系组成,其中,市级目录体系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目录、市级政务基础信息共享目录;海淀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包括海淀区政务基础信息共享目录、房地产信息目录:石景山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包括石景山政务基础信息共享目录、公共卫生目录。市区两级目录体系建设以政务信息资源的梳理和分类为重点,建立了一套基于目录体系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模式。

  通过试点工作,北京市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

  第一,建成一个市级目录中心,两个区级目录中心。

  第二,开发了用于政务信息资源编目、注册、存储、发布的一系列工具软件,

  第三,生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库,

  第四,提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有关的运营维护管理办法,

  3、浙江省

  浙江省于2004年承担了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浙江省实现了在线、实时数据交换,有效推进了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业务协同。200411月下旬通过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委的验收。跨地区、跨部门、覆盖全省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企业基础数据库及进出口领域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已经初步建成,数据比对工作初见成效。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试点工作基础上,2005年浙江省完成了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系统二期建设,完善了新增企业数据的交换流转系统,以工商数据为源头实现了企业基础数据在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四部门的定期流转,建立了企业基础数据“一次采集、多次应用”及“一数一源”的应用框架。

  4、上海市

  上海市于20059月承担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地区电子政务原型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在自然人、法人及空间地理领域,确定共享信息指标体系,依托一体化信息交换平台,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了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上海市的黄浦、松江、徐汇区分别承担了这三个领域的试点工作。

  20063月上海市完成试点工作的建设,并通过了国信办专家的验收,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一,按照电子政务标准,分别形成了三个领域的共享信息指标体系,建设了信息资源库群,增强了信息的一致性。

  第二,依托三个区的政务外网,建成了区级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满足了部门间数据的在线交换。

  第三,通过信息流程优化,完成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照协同监控、土地储备等一批以跨部门业务协同为特征的应用,形成了“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内部协办”的行政服务模式。

  第四,建立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及协同应用的相关管理规范。

二、四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启示

  此次调研天津市、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情况,总结各地建设经验和做法,为我区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地区电子政务试点工作提供了参考。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各地试点工作都得到了地方政府领导高度的重视,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和业务协调小组,负责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协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落实人员和资金。

  各地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都组织了多次方案讨论会,修订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中期组织了项目调研和动员会,明确各参建单位工作职责;后期组织了项目协调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推动项目实施。北京市在试点启动之初,就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研究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有关问题。市领导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试点工作中政务信息资源提供、各部门业务协同等难题。各地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管理模式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值得我区借鉴和学习。

  2、贯彻标准是基础

  各地的项目实施都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订的《电子政务标准》为基础,尤其是实施方案编写中参照《电子政务标准》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标准制定实施方案。例如,信息系统应充分开放,目录服务器应提供目录发现接口和目录服务接口等扩展功能。

  天津市在开展原型试点期间,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多次探讨《电子政务标准》在试点工作中的应用,天津市作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批复的第一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原型试点,能够顺利、成功完成试点任务,与围绕贯彻《电子政务标准》开展应用密不可分。

  我区各部门、各盟市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同步,必须要统一标准。才能实现多厂家开发的不同系统互连互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目录体系。

  3、信息共享是重点

  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交换必须建立“共识、共事、共赢”的长效推动机制。四省市在试点过程中,采取消息中间件和前置机模式构建了数据交换和管理平台,在不影响各部门业务系统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跨部门、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各地项目建设经验告诉我们,一是必须立足于各部门现有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保障各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二是要建立“共识、共事、共赢”的跨部门信息交换长效推动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各部门利益相协调的动力机制。

  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交换应以应用为导向,科学制定试点实施方案。从四地建设实践来看。关键就是要抓住部门的实际业务需求,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解决各部门基础数据的不一致性,提高各部门业务系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石景山区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了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整合和共享了城市规划、房屋土地、市政等专题信息,建立了《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工作,跨部门的关联业务众多,涉及到多个部门,必须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各自的业务需求。建设中必须以应用为导向,突出“共赢”的长效建设机制。要广泛征求各参建部门的意见,集思广益,科学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4、开发外包是特色。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四省市在建设中,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政府各部门、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出应用需求。各部门在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提供和交换了大量基础数据,软件开发企业都有很高的积极性,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等支持。天津市市级目录中心和塘沽区目录中心由南大通用公司设计完成,武清区目录中心由大唐软件公司设计完成,最终实现两家产品的互访;浙江省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工作由浙江建达公司设计完成。

  5、专项资金是保障。

  为确保各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的顺利建设,四地在项目建设中,当地财政等部门都给予了专项资金的支持。天津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原型试点工程,信息化办拨款120万元,科委支持100万元,软件开发公司自筹100万元;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政府2005年投资1100万元,2006年投资1000万元。浙江省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地方省长资金支持200万元,发改委支持200万元。

  此次调研收获很大,启发很深,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理清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建设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各地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努力做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地区电子政务应用试点。

服务热线:400-610-7333 | 邮箱:service@gpos.cn | 电话:8610-82564561/71 | 传真:8610-82564561-8025 | 京ICP备18017976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02号 Copyright © 2005-2024 Beijing Golden Point Outsourcing Servi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金支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