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了解到,重庆市渝中区在各中小学校启动了“数字校园”建设,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实现对学生和老师的智能化管理,还能让所有学校无障碍交流,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
一卡实现校园通
重庆市29中信息技术研究员罗化瑜说,数字校园将让校园管理更加规范和便捷。实现数字校园后,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张智能卡。学生卡既是学生的身份识别卡,也是在校的就餐、购物和选课卡,还是综合素质测评卡、考试成绩记录卡。学生的全部信息都集中在卡片上。通过智能卡,家长可了解孩子当天的入学时间、上了什么课、参加了几项体育运动,甚至在小卖部买零食、在食堂打饭菜、在医务室取药都能清楚了解。
同时,教师也有一张智能卡,不仅可用于考勤、电子教案、校车停放等,老师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所带学生的资料和学习情况、每堂公开课的记录、学校安排的工作进展等,也全部可收集起来,实现资源规范化管理,方便老师的工作。
打造无围墙校园
“其实对学生和老师数字化管理只是数字校园的一小部分功能。”罗化瑜说,建数字校园最大的功能是实现无围墙的校园,让所有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渝中区已建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域网,各学校都可从互联网上互通信息、交换资料。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打破学校间的交流障碍。
29中在数字校园建设上已初具规模,该校建立了系列网站,有德育网、学习网、科研网等8个网站,让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能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记者看到,在已开通的学习网上,开设有互动论坛、科技实践等各个栏目,老师不仅在上面更新教学资料,还能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
建设“五大校园”
渝中区日前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西部教育名区的决定,在全区中小学校启动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和数字校园5个校园的建设。
渝中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建设人文校园是为了培育和提升学校的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将在校园里成立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各类社团,做到每天有文艺课,每校有品牌活动,每期有特色节会,每年有精品展演。到2015年,全区将创建10所市级“人文校园”,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的校园文化。
按照“园林渝中”的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各校进行校园景观规划,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提升校园校舍景观规划,将学校打造成“文苑+花园”。
此外,该区还将加快建设城域网、机器人工作室等基础设备和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等网络应用平台,推进全区中小学在信息传递、学科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无障碍交流。到2015年,该区每6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每位教师有电脑,并能熟练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