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推进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近几年来,我市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坚持“建好、管好、用好”的原则,加大投入,在硬件配备及管理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市已拥有总出口带宽1.5G的教育网,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10M光纤接入,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8.5万台,远程视频多功能教室129间,全市中小学“班班通”完成率达到70%以上,信息技术正不断地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全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城乡配置水平不均衡,应用能力不强,资源建设分散,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更好提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效益和水平,自今年起,将全面实施城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内容包括: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一是改、扩建大连教育城域网。现有的大连教育城域网,始建于2001年,经过多次的改、扩建,目前全市接入10M光纤的学校及单位共610所,接入4M宽带学校及幼儿园600所。随着应用程度的提高,内网1G的带宽已出现数据阻塞,网络运行速度慢,全市运行10余年的VPN网络架构需要进一步改造。2011年,要将大连教育内网带宽由1G扩容到2G,优化网络结构,使之尽快满足全市中小学信息化需求。二是配备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用计算机。北三市、长海县中小学有专任教师1.8万人,计算机配备率一直很低,达不到省定教师用机的配备标准,直接影响到这些区域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在今后两年中将分期分批配备教师用机,到2013年,北三市、长海县专任教师将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三是继续推进北三市、长海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目前北三市、长海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共有教室(包括实验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近5000间,2010年我市实施了北三市、长海县“班班通”一期工程,已将互联网接入所有的教室及办公室,并为其中231所学校近2000间教室配备短焦投影机、电子白板、计算机、视频展台等设备。从2011年起,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将启动二期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四是推进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我市高中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出现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较低、设备老化,应用软件及平台建设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信息化的应用。从2011年开始,要对全市26所高中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逐校进行调研,确定需求方案,制定规范的建设、管理、应用标准,使全市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到更新更高的水平。
——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进一步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以“大连教育”网站及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为核心,整合资源,完善全市教育网站管理体系,逐步发挥网站及各应用平台的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互动交流、行政管理等事项的应用水平。到2013年,将完善“大连教育”网站的各频道及栏目建设;增加全市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内短信、教师资源、电子图书等功能;建成全市统一的,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各项网络应用更科学合理,功能更完善,应用更便捷。二是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目前,我市已有2万余名中小学教师通过国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初级培训。从2011年开始,将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作为各级骨干教师评定、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必备条件,到2013年底,全市将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参加培训,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将大幅度提高。三是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从2011年开始,将逐步建设全市统一的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同步完成初中、小学部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启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资源建设。至2013年,基本实现全市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四是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实践)区(校)建设。2010年2月,我市启动了大连市中小学信息化应用实验(实践)区(校)建设项目,全市首批确定了3个实验(践)区,171所学校为实验(实践)学校。下一步,将以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实践)区(校)建设项目为抓手,按原定的实施策略、内容要求及评估验收标准推进此项工作,并在实验项目的推动下,以点带面,不断推动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向纵深发展。
推进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工程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加大教育投入,全市已经建立起政府财政为主导,多渠道投入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达到75.2亿元,比2009年的58.6亿元增加了16.6亿元,增幅达到了28.3%,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6.1个百分点。到2012年,全市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将达到18%以上。尽管教育投入增幅较大,但各级各类学校经费运行还处于较低水平,经费保障能力仍有待提高。自今年起,我市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大幅度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学校高水平运转
目前,我市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生均标准在省内始终处于一个平均水平,北三市小学和初中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仅是达到或略超国家规定的基准定额,公用经费支付负担很重;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全市没有统一的标准,市直属高中年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400元,各县区公用经费标准大多在生均50元左右,由于经费保障水平较低,而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取暖、校舍维修等刚性支出太多,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提升学校的运转能力,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2011年,我市将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统一城乡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设立重点工作专项经费,保障相关工作顺利进行
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扶持普惠制幼儿园的发展。2011年,我市将对157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予以相应资金扶持,计划建立“以县为主,市财政按财力补助”的经费承担机制,采取按生均补贴的方式保障其正常运转和发展,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由此,政府投入的公办在园幼儿比例也将由现行的10%提高到35%。建立市县两级财政合理分担机制,对于公办性质的10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按生均补助进行成本补贴,给予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经费扶持。
鼓励普通高中发展特色教育。2011年开始,我市将建立“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扶持奖励资金”,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打造特色学科,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使每所高中都有特色学科、特色专业。
支持特殊学校提高康复训练水平。2011年将为大连盲聋学校、金州区特教学校、普兰店特教学校、瓦房店特教学校、庄河特教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康复设备,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设备涵盖听觉康复训练、语言障碍康复训练、认知能力评估与测试、认知能力训练设备、语言障碍测量评估、听觉语言训练、助听测试等内容。
为全市中小学学生配备储物柜。为解决全市中小学生因座位空间有限,学生学习用品占用座椅影响学生正常坐姿以及学习生活用品重复搬运造成书包负载过大等问题,计划为每一个学生配置一个储物箱,以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用品的储放,减轻学生的负担。此项目的实施将惠及全市62万名中小学生。
此外,我市还将在公办幼儿园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从而扩大学前教育公办资源、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整体水平。
——完善扶困助学体系
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入幼儿园免收托保费。自2011年秋季入园起,我市将实施学前教育免除托保费资助政策。预计全市有近8000名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的幼儿和孤残儿童、烈士子女,将得到按照公办幼儿园托保费标准的政府资助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除在校学习生活费用。由于学龄段残疾儿童家庭有相当数量为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学习、康复、食宿、交通等教育费用远高于其他学生,学习成本高,经济压力大的问题非常突出。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政府将免除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费用,主要包括食宿费用、学习费用、交通费用、体检费等。
同时,我市将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免费、高中助学金、寒窗基金和大中专奖助学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扶困助学体系,将这一惠及人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
根据人口特别是学龄人口分布及变动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2004年,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我市编制了《大连市市内四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04-2020年)》。该规划的实施对我市城区中小学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基本满足了城区中小学校发展的需求。市内四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济区、长海县已经先后完成了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整体推进,我市中小学布局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未来一个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我市城区、先导区的人口将有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是满足学校办学需求的基础性工作,是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编制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规划。到2012年,两级教育部门要会同规划等相关部门完成辖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中小学、幼儿园的布局要满足未来10年的发展需要,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推进住宅区配套学校、幼儿园的建设工作。切实贯彻市政府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建设工作;城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要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做好北三市城镇学校建设工作。解决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城镇中小学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切实做好城镇学校布局规划和新学校的建设工作,到2013年消除大班额现象。
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各市县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学校建设,逐步撤并规模小、效益差、质量低的农村村级小学,18个班级以上规模的学校要独立建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远、负担重的问题。
北京金支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业HP ALPHA/SUN/IBM小型机维护,小型机租赁,小型机保修和ORACLE数据库维护 服务外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