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务热线: 400-610-7333

云浮市信息化发展纲要(2006—2015年) 2006-10-23 11:14  作者或来源:unknow

 

 

为加快建设和谐云浮与山区经济强市,指导我市20062015年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我市竞争力,特制定本纲要。

  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2.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我市要实现“建设山区经济强市”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促进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重点和发展目标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立市、科技兴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积极培育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努力营造信息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和谐云浮与山区经济强市建设步伐。

  4.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积极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全局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和行业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承接珠三角信息产业的辐射和转移,推动信息技术在我市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务实高效、安全可靠。结合实际,突出应用,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和重复建设。加强法规和制度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

  5.战略重点。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投资管理与效果评估工作,重点突破各种体制性障碍。

  ——引进、培育、发展信息产业。抢抓国内、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培育和扶持发展信息产业,争取在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方面形成产业规模。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和商务电子化。

  ——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监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务管理和服务现代化。

  ——全面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休闲、医疗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公众和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体系。

  6.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信息技术在全市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政务领域、重点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山区信息化对山区经济发展发挥明显作用。到2015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紧跟全省“数字广东”的发展步伐。

  具体目标。到2010年,政务、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入快速增长期,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农村实现网络到村、信息入户,全市互联网用户当年达到20万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全面播出;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建成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型与商用型数据库体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信息化人才紧缺状况得到改善。

  三、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突破体制性障碍

  7.创新信息化建设观念。树立敢为人先的开拓观念,大胆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破除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各种障碍,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机制改革的试点建设。树立协同推进的整体观念,打破部门、地区之间的界限,促进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树立积极防御的安全观念,坚持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8.加快信息化体制改革。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防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进一步理顺信息化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在规划制定、资源整合、投资审核、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

  强化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先规划后立项、先评估后建设的原则,集中统一管理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发展改革、财政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信息化发展水平,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及时修订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和概算标准。建立科学的信息化项目评估系统,加强项目评估工作,评估意见要作为项目立项、建设、验收和运行考核的主要依据。

  9.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入信息市场,扶持和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加大市场监督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大力推广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业务外包。

  10.促进城区和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加快面向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山区信息化,加快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

  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

  11.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合作。积极争取与珠三角发达地区联手推进信息产业转移,共建信息产业园区和信息产业基地,实现产业对接,推动我市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信息化领域合作,大力推动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各项应用服务的发展。

  12.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电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实现由传统的话音服务向现代多媒体综合服务转变,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展多种类的移动增值业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服务业,加大广播电视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开展增值服务,积极推广数字电视,逐步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大力推动网络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专业化经营。

  五、积极推进产业信息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13.推进工业信息化。以改造电子、机电、化工、建材、纺织服装、不锈钢制品等传统产业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动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加强生产装备与过程控制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鼓励企业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变。

  14.促进农业信息化。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加强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等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预测和预警系统。实施农村市场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程。推进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15.推进服务业信息化。扶持传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依托工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开展现代物流业试点示范工程,重点扶持一两家物流龙头企业的发展。

  推进商贸流通业信息化。推广普及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以及电子订货系统等的应用。鼓励流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现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的有机结合。

  加快建设完善电子支付系统,推进旅游、交通等服务领域信息化。

  16.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推广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鼓励中小企业重点开展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在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条件的要逐步开展电子商务。建立全市“企业信息化协同平台”,为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服务。

  六、全面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17.加大电子政务应用推进力度。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应用步伐。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联合监管、领导决策方面要重点突破。继续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在省、市、县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开展各项电子政务应用。

  18.开展“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步伐,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凡应公开的政务信息均要在互联网上公开,凡适宜在网上进行审批的事项均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审批。整合、完善市县综合门户网站,把政府面向社会公众的业务,尤其是行政许可事项,逐步通过互联网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扩大网上办事的业务范围,重点开展政务公开、行政许可、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申报、办证、年审、查询等网上服务。

  19.加强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划,加快建设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政法、应急指挥、工商管理、企业信用、人口资源、卫生信息、人才培训、城市规划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以及“金”字工程等重点业务信息系统。

  20.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以监管的及时到位和协同办公为目的,以数据建设为核心,以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突破口,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制定政务信息共享目录和数据交换规范,加快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和资源库中涉及到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要集中于全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立职能协调、并联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和联合监管。加强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预警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

  21.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与考核。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电子政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把信息化知识作为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

  七、积极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

  22.推进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加快提高科技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推进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实行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完善全市教育信息统一网络平台,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积极推进现代网上教育、远程教育,推进教育网络化。到2007年,基本完成“校校通”工程,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现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信息化。

  2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加快全市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推动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化遗产和体育休闲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24.推进卫生信息化。继续完善卫生防疫信息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病案统计、社区卫生服务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

  25.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立涵盖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就业、劳动者权益保护、民政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积极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实现对保障人员与基金的实时监管,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渠道、信息化的优质服务。

  26.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全市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以及面向社会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自然生态保护、人口管理、国土规划管理、环保监测和污染治理等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建立全市灾难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实现震情、水情、旱情监测网络化。

  27.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结合城镇化建设,统一规划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实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八、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28.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信息化中等职业教育,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办学力量开展各种信息化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学历层次多样、学科设置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员培训,建设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29.加强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完善基础传输网,大力发展接入网,建成一个融数据、图像和话音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接入网。加快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形成高覆盖率的数字式、交互式、多功能的广播电视综合网。加快无线电网络建设,建成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覆盖全市空域的无线电监测网。

  30.加强公共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以专业镇、产业园区为基地,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依托,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重点规划建设电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九、努力营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政策和法治环境

  31.加大地方财政信息化投入。各级财政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政务信息化、山区信息化。积极引入民间投资,促进企业信息化和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

  32.全面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立和完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以及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33.支持信息产业的政府采购。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优先由国内企业承担。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通过预算控制、招投标等方式,在同等性能价格比条件下,优先购买国产的装备、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软件,要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产品。

  十、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我市信息化水平

  34.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协调,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把推进信息化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有序地推进信息化工作。

  35.营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各宣传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广泛宣传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总结和大力推广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开展多层面、多样化的信息知识普及活动,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服务热线:400-610-7333 | 邮箱:service@gpos.cn | 电话:8610-82564561/71 | 传真:8610-82564561-8025 | 京ICP备18017976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02号 Copyright © 2005-2024 Beijing Golden Point Outsourcing Servi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金支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