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校园或是街上,你都会被铺天盖地的培训广告吓一跳。然而,面对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究竟该怎样选择?
据了解,目前IT培训市场主要存在两种培训模式,一种是印度模式,它培养出的是一些技术型的软件蓝领。另一种是本土品牌,它培养的是技术加管理的中高级白领。那么究竟IT企业的需求会是怎样的呢?是软件蓝领走俏,还是中高级白领当道?
两种培训模式各有千秋
实际上,“印系”培训机构与国内品牌培训机构在培养模式上是各有长短。
首先,人才培养档次不同。“印度IT业和培训业相对成熟,其模式和教材迅速在国内得到推广。然而,它倡导培养基础的软件蓝领,这对行业发展没能起到实质性促进。
”华育教育辽宁校区负责人表示,“本土化的培训模式更加侧重培养综合型人才。因为,企业不仅需要有基础、有理论的人才,更需要有比较深入的技术以及做过工程背景的人才。而这种人才不应是填鸭式被动教与学的产物,而是理论、实践与团队协作精神三者融合的结果。
”
其次,培训课程设置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趋向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多种技能统一在一起的培训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
”沈阳市计算机学校培训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印度模式的课程包括上机时间在内一般在700-800课时,而国内的培训课程不包括上机练习就在1000多课时以上。相对来说,国内的培训课程更加精细。 ”
企业用人“各有所好”
“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也有不同的用人原则。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IT人才。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东北区人事主管对记者说,“我们选择员工的标准是,具有工作经验,能够熟练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如今软件程序已是相当成熟的科学理论,对于绝大多数从事IT工作的人来说,他的工作不是研发,而是实际操作运用。 ”
目前国内的IT企业在用人上,更愿意使用自己培养出的人才,特别是从基层技术做起的员工,他们对企业的运作情况比较了解,工作起来会更顺手。
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汇点科技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目前IT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既要了解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又要熟悉企业管理现状,懂得管理之道,并且要在沟通、谈判、项目实施等方面具备一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人才走向源于IT产业格局
中科院院士倪光南在中印软件峰会上曾指出,应“学习印度经验而不照搬印度模式”。中印两国的软件产业格局有着本质的区别,印度软件业产值中63%都是来自美国的加工订单,大量的外包需求使他们急需一批数量庞大的廉价的软件蓝领。
印度的人才培养倡导的是“木桶理论”,即要求软件蓝领根据不同的编程环境掌握多种不同语言,但对每种语言并不要求深入。而中国的软件企业主要还是依靠本国的需求支撑,IT从业人员自软件的开发到整个程序的运作管理都要参与其中,他们要从事的不只是技术性的工作,而是“基础+技能+实践”的复合性工作。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文虎教授指出:“毋庸置疑,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仍需要技工型的人才,但要推动中国软件业整体向上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些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大师级人物,需要专才、全才。
”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的刘捷主任认为:“IT培训应符合本土化软件人才的需求。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信息产业发展程度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因此大量的中高级软件白领会使整个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并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