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知名资讯机构的调查表明,全球90%的公司中至少有一项主要IT业务职能已进行了外包,IT运维外包服务在国外很多国家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广泛的应用。2005年,全球运维外包服务市场整体规模已达到726.37亿美元,市场增长率为9.5%。IT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很少有企业能够离开IT技术而在竞争中取胜。在企业的IT架构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图是来表示。从横向来看,企业的IT架构可以包含企业的核心应用、企业网络及数据中心构成的基础架构以及最终实现企业IT价值但又经常被忽视的的终端。同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任何一类都会经历从咨询规划到建设实施,再到运营优化的各个阶段。之前,我们的IT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应用、企业IT基础架构以及企业软硬件等的规划和建设方面。
随着这些IT基础投资的逐渐到位以及竞争的加剧,IT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催生了中国运维外包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中国运维外包服务市场规模2005年达到38.69亿元,同比增长了20.2%。近两年来,中国IT运维外包服务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同时,IT外包市场的热点也开始变化,从原来的以大中型外资企业为主,以系统集成为主,逐渐变化为以IT基础架构的运营,更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外包。
在IT外包需求日益增强的同时,外包供应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立足本土的专业的服务商开始不断壮大。
变化趋势之一:本土供应商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强。
中国IT运维外包市场发展迅速,但是从需求方来看,主要是大中型外企占据主体,而国内中小型企业市场则处于观望、启动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和企业高层对于IT外包的价值的理解不同而形成的。
由于进入国内的大中型外企一般都有全球性的外包供应商和外包协议,所以在最初都愿意选择同是外企背景的国外知名供应商。然而这种情况在近两年来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企开始选择本土供应商作为自己的外包合作伙伴。
比如金道网络服务的用户就包括摩托罗拉、西门子、花旗银行、诺基亚、百事可乐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在华机构,其中有些用户是在第一次寻找合作伙伴时经过多方比较就签约金道网络,还有一些用户是原来与外企合作了一段时间后,转向与金道合作的。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随着运维外包市场的日益成熟,用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趋理性。由原来的看品牌、看背景和经验,上升到看服务质量、综合性价比、服务覆盖区域等多方面因素。这就使得在某些方面有突出优势的本土企业有了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机会。
二是本土供应商实力日益增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磨练,本土资深的运维外包供应商的服务实力大幅提升,比如顾问数量、顾问现场能力、服务覆盖区域、价格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三是遵循ITIL等先进的IT服务理念和最佳实践,本土供应商的服务流程规范化程度和服务质量获得强有力保障。IT运维外包核心在于“服务”,此前,由于对于“服务”的理解和实践有限,本土供应商的总体服务水平低于经验丰富的国外同行。近两年来,借着引入ITIL等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本土供应商又创新性的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和运作方法。比如金道网络提出的“IT物业”式的服务模式,就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认可。
同时,最新推出的ITIL V3对于IT外包服务商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指导,为服务接受方和服务提供方建立了一个更为成熟和坚实的基础。
变化趋势之二,供应商市场定位层次渐明。
随着IT外包范围的不断扩展,外包服务供应商的市场定位的差异性也日益明显。比如光运维外包就包括桌面支持外包、基础架构外包和应用系统外包等几个方面,继续细分还可以分为邮件系统、呼叫中心等众多方向。
在长期的实践中,原来处于混战状态的运维供应商开始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目标定位,并在深耕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拓展增值服务空间。
比如,据IDC-2006年IT服务报告显示,金道网络在中国桌面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优势十分明显,由“服务管理体系+培训体系+方法论+营销能力”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牢牢占据了桌面服务市场的重要一席,并不断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等运营管理服务,系统搬迁、升级部署等专业服务以及项目外包、人员外包等软件开发服务。
变化趋势之三,国内服务商开始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
借用投资领域投资组合的概念,服务商在为用户提供专业IT服务的时候,也开始提供更多的“服务组合”,保证客户的IT服务投资,创造更大的收益。同时,服务的理念也开始从原来的降低客户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到提升客户总体价值(TVO—Total Value Of Ownership)的转变。
比如,原来我们专门为最终用户服务的Helpdesk,在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开始向Service Desk转变,不但涵盖客户端的问题,也开始对网络、数据中心乃至企业应用支持方面转变。
随着IT服务商与客户IT部门甚至业务部门合作的不断深入,简单的买卖关系已经更多地向荣辱与共的合作伙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