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去看区域医院等级以上的医疗院所,没有一家的外包核心系统有成功过的。”谈到过去核心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外包的经验时,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室主任孙培然若有所思的这样回答。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台湾,由于卫生保健制度许多细节变化得太快,加上每家医院的医疗运作流程都有些许差异,使得负责维护HIS系统的外包厂商面对新的需求时,往往很难快速地改变系统,来满足医院营运所需。长久下来,系统离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合用。
3年多前,中山医大附属医院就面临了上述的这个窘境。当时,不光是HIS系统,几乎该院的所有信息系统,都是以外包的方式运作。
台湾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室主任。中正大学信息管理研究所的博士候选人。最早在综合医院工作,担任医疗信息组组长。在综合医院拥有长达15年的资历,主要负责对外沟通与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的开发。在这段工作历程中,他攻读了云林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的硕士学位。3年多前,进入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担任信息室主任一职,2008年又同时接手中山医科大学电算中心主任的职务。
收回外包HIS系统 重新打造信息架构
当时,孙培然刚刚离开服务了15年的综合医院,来到中山医大附属医院接手信息室主任一职。而他面对的,是体质非常不良的信息系统架构。“我刚接手的时候,信息系统的状况真的不太好,很多系统都已经有不合使用的状况。当时我检查系统的程序代码,那真的是……(叹息),我只能说,当初设计系统的厂商,应该只是为了想要快快验收拿钱,而随便应付了事。”孙培然说。
孙培然面对的问题还不光只是系统面,另一个问题,则是信息部门人员流失的问题。孙培然说:“原本信息部门有8个人,但是因为信息系统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当时使用者端是怨声载道,很多信息人员都觉得压力很大,萌生离开的念头。后来陆陆续续这8个人走到只剩2个人留下。”
在这样的状况下,孙培然上任之后,毅然决然的决定,将医院营运上重要的系统(如HIS),通通收回来自己管理,并且开始重新开发全新系统,希望能够逐步取代原有已经离使用者需求有段落差的系统。“原本的系统,中山医大附属医院根本没有办法拥有自主权,往往是使用者提了需求,信息人员才去跟厂商讲,而厂商的反应又不够快,这使得系统完全跟不上医院真正的需求。我的看法是,重要的核心系统一定要自己能够掌握自主权,也因此才开始把所有的系统逐一收回,由自己维护。”孙培然说。
当然也不是收回来后就解决了问题,这反而是一段艰辛奋斗的开始。由于医院营运不能停下,这时候原有的系统还是需要继续维护,只能以改写的方式让系统更为合用。孙培然开始利用他在综合医院15年系统开发的经验,针对不同系统开始一一改造,他说:“常会发生问题的,以及明显不合需求的系统,就要先开始改。但是因为很多系统开发时,完全没有留下开发文件,或是文件记载的根本和系统真实的状况不同,那时改写程序就十分艰苦。往往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研究系统的架构和程序的逻辑,三分之一的时间才是真正在改写。”
终于,在孙培然与信息人员的努力下,几个月后,系统的状况开始逐渐改善。但是孙培然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也开始筹划新系统的开发,并且开始招兵买马,寻找更多开发人才。最后,在部分信息人员持续维护旧系统,部分人员开发新系统的状况下,2008年底新的HIS系统开发完成,预计住院医嘱的部分将在今年上线。现在中山医大附属医院的信息人员,也成长到20人左右,虽然比起一般医学中心大概40人左右的规模来说,还算是较小,但至少过去人手不足的状况,终于逐渐获得纾缓。
用更少,做更多 勇敢创新,降低成本
正因为中山医大附属医院现有的信息架构,是在孙培然的协助下从3年前一路坎坷地发展而来,现在孙培然在信息政策上的想法,也就更能嗅出一种“共体时艰”的态度。比如说,打开中山医大附属医院信息室的大门,会看到黑板上写着一句话:“用更少,做更多。”
这句话不单只是口号而已,而是孙培然在协助中山医大附属医院改善信息架构时的一个理念。举例来说,X光片电子化的医疗影像管理系统(PACS),由于过去的系统维护费很高,每年达几百万之谱,孙培然上任后,恰巧原本的PACS厂商将要结束PACS业务,他便透过人脉,找到了更为优惠的价格,导入新的系统,每年省下许多成本。
此外,在系统面上,孙培然也透过改造原有的HIS系统架构,大胆采用新技术,进而减少医院的成本支出。他将原本的Informix数据库,转换为SQL Server 2008,并且使用Visual Studio 2008做为开发工具,开发全新的.NET架构HIS系统。“最主要是采用SQL Server 2008能替医院省下很多维护费用,至于稳定性的问题,当然要经过我们测试,觉得足够稳定,所以才会采用SQL数据库。”孙培然说。
在医院的IT应用上,愿意勇敢采用新技术的单位其实不是很多,像孙培然这样愿意尝试才推出1年多的新产品,来协助医院降低营运成本,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孙培然表示,原本是希望透过这些新产品和技术,协助医院建立一套Web接口的HIS系统,但是因为对于使用者来说,Web接口还有执行速度与浏览器版本的问题,最后孙培然改用Smart Client的架构,开发一套他称之为Cloud Client的新HIS系统。
新的HIS系统孙培然将它叫做HIS 2008,使用者只需要执行一个EXE执行档,就能将许多相关的组件透过内网下载到系统的暂存区,如此一来由于许多运算量是直接在终端计算机上处理,和Web接口的系统比起来,运作速度快得多。此外,该系统也利用SQL Server
2008新内建的Reporting Service功能,让使用者可以直接透过HIS系统看到与自己业务相关的报表,且由于SQL Server 2008有针对此一功能进行改良,使得执行速度更快。“新技术一定有它的长处,采用新技术的时候要用新的思维,不能还是只想着旧方法。发挥新技术的长处才能得到最好的效益。”孙培然说。
他举了一个常和信息人员分享的洗衣机故事,来说明这个观念有多重要。故事是这样的: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到台北打拼,赚了点钱,回到家乡看到妈妈还在用洗衣板洗衣服,于心不忍,于是决定用赚来的钱买一台洗衣机给妈妈。洗衣机送到家后,年轻人又赶回去台北工作,没有告诉妈妈洗衣机怎么用。一个月后,年轻人回到家中,问妈妈洗衣机好不好用?妈妈说:“不好用。那台拿去退掉好了,洞口好小,洗衣板都放不大进去。”
这个故事不光只是点出了新技术要用新方法去思考的重要性,也点出了孙培然认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方法,必须随着IT与时俱进的看法。“信息化不是只是计算机化,IT应该能发挥更多角色,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协助企业把旧的管理方法也改一改,改善流程运作的效率。”孙培然说。
举例来说,过去中山医大附属医院的住院医嘱系统,每个病房的病人是以病床号来编号。但是孙培然在重新开发HIS时,认为这一方式不妥,可能会影响到病人安全,所以将之改为以病历号码标号的方式。“病床号没办法正确的对到每一个病人,如果病人刚好换床,而系统又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很有可能因此开错药,造成病人安全上的危机。”孙培然说。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孙培然虽然勇于创新,但这是架构在他对于新技术的深入了解上。他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这份认真不光只是显现在他的好学上,也显现在他对于信息人员的管理上。“我现在还会去看程序,”孙培然说,“我们开发程序也有一定的规范,信息人员如果成功把系统功能做好,但是没有依照规范来写程序,我也会叫他们重写。因为我着眼的是未来系统维护上的方便性,而不是只要功能好用。”孙培然说。
如果信息人员程序写得不好,孙培然也会召开会议,要大家一起研究这个程序哪里不好?该怎么改良?此外,他也鼓励信息人员能够多多充实自己。孙培然说:“我和信息人员们说,如果我给你一个任务,要7天内完成,你能够5天内做完,剩下两天我不会再给你新的任务,你可以藉此去学习信息相关的东西。我以前也是这样一路学习上来的。”
如果你知道孙培然的经历,你就会觉得孙培然用自己当例子,说起来总是让人觉得更添几分说服力。他一路从工专学历边工作边学习,现在已经是台湾中正大学信息管理所的博士候选人。
喜欢说故事的孙培然,在谈到信息人员不停学习的重要性时,又讲了一个冰箱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媳妇刚刚嫁入夫家,婆婆跟他说,全鸡要切成两半再放入冰箱,媳妇大惑不解,问婆婆为什么。婆婆想了一下,告诉媳妇说:‘我也不晓得,以前我的婆婆就这样告诉我。’年轻媳妇只好去问婆婆的婆婆,婆婆的婆婆说:‘那是因为以前冰箱比较小,所以要切两半放进去。’
”
信息人员如果不去深入了解产业知识和新技术,很多时候可能只会知道要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只能会无法融会贯通。”孙培然说。所以孙培然也鼓励信息人员深入去钻研产业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在医疗业,就该努力去了解整个医疗流程,并且搞清楚每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尤其在信息这个工作上,如果一直换工作,又不好学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孙培然说。
孙培然从今年开始,将推动新版HIS系统的住院医嘱部分上线,未来也将把其它部分的系统逐步上线,更新中山医大附属医院的信息架构。问他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翻新,会不会感到疲累,孙培然回答说,对于信息这一方面的工作是“乐此不疲”。“即便做了快20年,可是我觉得我的热情还在,我现在都还在随时吸收新知,也都还在看程序呢!”孙培然边笑着,边用兴奋的语调这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