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11工程”是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九五”、“十五”期间教育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共计投入建设资金约3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约80亿元。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总体方案》精神,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及论证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5月5日下午2:30联合召开了“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及论证工作视频会议。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主持。
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谋划“211工程”三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讲话,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了十年“211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建工作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一要深刻认识211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二要精心谋划“211工程”建设与发展;三要精心谋划学科建设与发展;四要精心谋划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代表三部委有关司局,就如何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规划、论证、审批等工作的基本考虑做了几点说明,要求各211工程学校要按照《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 “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制订学校“211工程”三期建设方案,完成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申报以及校内专家审核论证等工作。
据悉,“211工程”三期与前两期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在建设内容上,主要任务是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将重点建设1000个左右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的重点学科项目。另外,三期中央财政特别增加了专项投入,用于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项目。在论证审核方式上,简化调整评审程序,专家组将不再进校,三部委在组织专家对学校申报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评审中将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以保证“211工程”三期建设有创新和突破。在资金规模数上,三部委确定的各校中央专项资金规划数,并不是学校“211工程”三期实际能够拿到的中央专项资金总数,学校最终能够拿到的“211工程”三期中央专项资金总数,取决于专家评审和行政审批的结果。
“211工程”三期从2007年开始到2011年完成。资金由国家、部门、地方和建设高校共同筹集,中央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 “211工程”三期建设投入的100亿元由财政部和发改委各负责50亿元。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玉良介绍,“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186.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7.55
亿元,其余为地方政府配套和学校自筹,“十五”期间这两个数目分别为187.5亿元和60亿元。三期工程中央专项资金比二期增长40亿元。
杨玉良介绍,三期工程将重点投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三期工程希望建设1000个左右重点学科,二期投入建设了777个重点学科,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系统。
杨玉良表示,“211工程”一期、二期各学校承担科研的能力、硬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期强调如何塑造一个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对此会有专门的安排,同时充分关注导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把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跟硬件建设、科学研究的任务、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使得在出成果的同时,能够出拔尖人才。
目前“211工程”的学校是107所,除个别地区,全国大部分的地区、大部分的行业都已有“211工程”学校,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新立介绍,目前没有计划要增加新的学校。
三期工程经费分配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出台,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表示,经费分配肯定要紧密地围绕三期工程主要任务,同时充分考虑107所学校各自的特点,做到公平、合理、科学。
赵路表示,三期“211工程”可能会引入绩效管理的方式。根据“211工程”十年建设所取得的资金和项目管理经验,三期工程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其他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沟通、避免交叉,有效地节约国家财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