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Outsource)”绝对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事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各“大”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将越来越多的业务都给“外包”了。外包的项目之多,简直是令人眼花撩乱,从产品制造、营销策划到客服中心、办公室清洁…多到让人觉得这些公司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公司。
IT外包是什么?
IT虽已成为现代企业维持运营的必备品,但无奈的是,多数的企业高层始终将IT单位视作“花钱”部门。比起会帮公司赚钱的业务、或研发部门,IT部门虽不至于像孤儿般的没人疼,但也绝对不是公司里可以呼风唤雨的一个部门。
这也是为什么当老板们在讨论可将哪一部门的工作外包出去时,多会直接联想到IT部门。
我们不去讨论 IT为何会沦落至此,回头来看,究竟IT外包可以帮企业节省多少成本呢?
如果企业考虑到外包厂商也得有利润后便会发现:IT外包虽可帮企业省下账面上的运营成本、但也可能导致IT运营质量低落,进而衍生出其它支出。
举例来说,某企业原先得花100万元运维IT,外包虽有助于其降低10%到20%的(账面)费用--企业可以85万外包既有的IT业务,但扣掉外包厂商也得有的15%利润后会发现,IT外包厂商是以约70万的成本执行企业外包的IT业务。
这个数字与企业自己花100万运维的成本有30%的差距,在这样的状况下,有多大的机率可以维持原来的运作质量?
在IT产业,不论是产品或服务,价格与质量绝对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也是数据库管理人员(DBA)与系统架构师(SA)等负责维持企业核心业务的IT人员都有其市场行情的原因。
企业需要什么样等级的人才,就必须付出相符的成本。那刚刚讲到的30万差距要从何弥补?肯定是由其它无形的成本来垫支。
以下是笔者实际的经验。
笔者之前服务的公司也很赞同通过IT外包节省营运成本,于是,公司将全球的IT客服中心外包给一家外包公司:当员工有任何的IT使用问题时,必须向外包公司开一个结案。但因该外包公司是以结案数目作为计价标准,因此,常会发生外包公司不择手段、只想尽快结束结案收取费用的现象。
更甚者,外包公司之所以跟员工互通电子邮件与电话,不是为了解决原本报修的问题,而是在讨价还价是否可以赶快结案。
其次,由于我之前服务的公司并没有聘雇专职的IT人员,因此,像设备损坏这类的问题,由于上述的外包客服中心的人没办法看到状况,因此,多半无法实时解决或更换设备,更甚者,还会反要求报修的使用者协助测试设备、判断问题。
久而久之,凡是公用设备的损坏,只要不是急着用的,就不会有人去报修了,因为报修也只是增加自己的负担罢了。而没人报修虽意味着IT设备的妥善率不断下降,但因这些数据多半不会在账面上看到,因此,企业往往会忽略该隐藏成本。
外包厂商对企业的忠诚度与责任感不如预期高
或许有读者会想:对规模不大的公司来说,花钱养一个要价不蜚的IT人员管理为数不多的数据库或主机系统,好像不大划算,相反的,若是外包厂商承接的案子够多、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那企业有机会以较优惠的价格享受到高服务质量。
但事实是,外包厂商与企业只有契约关系,厂商只要按照原本订定的合约内容执行工作即可,不需要有责任感,也不用有忠诚度。
也因如此,对外包厂商来说,企业的核心业务无法运作时,只是“客户”的系统无法运作,不大可能立即影响到自己的生计,因此,其解决问题的态度与主动性,多不如企业自己培训的IT人员。
该外包那些应先分类
总的来说,曾尝试过IT外包的企业会发现,外包的好处可能不若企业预期,但这也不代表外包之于企业毫无帮助;是的,企业还是可以透过将部份IT服务内容外包出去等方式降低营运支出,但前提是,选对了外包项目。
建议企业在评估该外包那些IT工作时,先分类、并审慎评估外包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与成本减少的对应关系。有点得特别强调:成本的估算应以非常时期(有故障发生或关键性作业无法运作)为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出IT外包对企业营运的真实影响。
低阶IT人员(业务)才适合外包。外包的可行性与IT人员的阶层(编按:这指IT业务的复杂度)呈负相关;低阶IT人员的工作比较有可能外包,至于高阶IT人员的工作,则比较不适合外包。理由在于,企业确实可透过外包降低行政管理与教育训练等营运成本;但若加上刚刚提到的无形成本,那就未必有节省到了…
那么,企业虽可通过外包降低聘雇低阶IT人员的费用,但该如何解决高阶IT人员不足等窘境?
稳扎稳打的培育IT人员了解各种IT业务。
我们常可看到企业IT人员有着极强的本位主义,例如DBA只管数据怎么放置、不去考虑数据放置对存取效能的影响。但这样是不对的,毕竟,对企业来说,仅熟悉某一种IT技术的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度并不大。
我的建议是,让IT人员尽可能的去熟悉不同领域的技术,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全盘掌握企业IT环境、避免本位主义的发生,程度上也确保着IT人员在公司的地位;相信这种双赢局面,应该是企业与IT人员皆乐见的局势。
|